澳大和港中大的选手来了,就当是来大陆旅游,反正游科会安排住宿和伙食。
甚至还有提前来的,顺便参加CJ电子展。
“你们也是清华?”
“对啊,我们一直叫清华。我们以前的校长,在大陆时就是清华校长。”
“那太有缘分了,一母同胞兄弟。”
“……”
两个清华大学的队伍,还没开始比赛,就已经私下交流上了。
他们当中的个别人,甚至不知道对岸也有清华大学。
幸好,没有当场争论谁更正宗。
其实双方公开互动,早在1993年就开始了。1995年,还启动了研究生交流项目。
但很多学生依旧对此不了解。
“你们能看懂简体字吧?别到时候说看不懂牌面文字介绍。”
“我们叫俗体字,也叫行书写法。写信和做笔记的时候经常用。”
“那边不是都用繁体?”
“不是繁体,是正体字。”
“……”
民国时期,陈立夫在全国发行过一个小册子,名叫《标准行书范本》。
这玩意儿在宝岛一度被禁止。
但在1978年的时候,又重新获得发行,并好几次再版印刷。
只要按那本小册子练习行书,就肯定习惯使用许多简体字。
简体字的爱里没有心?
弯弯那边,行书里的爱字也没有心。
“扰”的行书简写成“扰”。“东”的行书简写为“东”。“会”的行书简写为“会”。这种情况多得很。
陈贵良他们坐下不久,版署和魔都相关部门领导陆续到场。
领导们先跟陈贵良几人握手,又跟那些高校学生握手。尤其是遇到港澳台学生,少不得嘘寒问暖一番,并表示大陆随时欢迎他们回来看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