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涛有点看不上多旋翼,认为技术含量太低,也从来没考虑过做这玩意儿。
陈贵良在众人的陪同下,在大疆公司溜了一圈。
“你们平时在哪里试飞?”陈贵良问。
杨墨染说:“隔壁的学校操场。”
杨墨染是港科大经管专业的毕业生,她对陈贵良的第一印象极佳。主要是长得帅,而且还有名气、才华和身家。
她说话之间,忍不住又多看了陈老祖几眼。
陈贵良坐下说道:“讲实话,我对无人机一窍不通。但我知道无人机未来该怎么商用,我是说大规模的民间商用。不是像现在这样,客户只有少数机构和爱好者。”
“大规模商用?”谢佳听得半信半疑。
陈贵良笑道:“如果不能大规模商用,我吃饱了撑的来投资?甚至连续派人来几次,现在还亲自走一趟。”
这话说出来,众人又信了几分。
汪涛好奇道:“该怎么大规模商用?”
陈贵良问道:“我把发展战略说出来,你愿不愿意让我投资?”
“那得看我是否认同。而且你不能占股太多,也不能插手公司的管理。”汪涛说道。
陈贵良又问:“怎么保证你不出尔反尔?”
汪涛当着全体股东和员工的面说:“我用我的个人信誉担保,只要你说的发展战略有前景,我保证让你入股大疆。”
这话说得特别儿戏。
但在某些时候,说这种话是很认真的,也是必须兑现承诺的。
尤其是大疆这样的小公司,目前除了1号员工杨染墨之外,赵韬等技术骨干都还没有被奖励股份。
他们愿意留在大疆,最艰难的时候都不辞职,主要原因除了喜欢干这个,还有就是老板汪涛的个人魅力。
一旦汪涛说话不算数,他在技术骨干们心目中的形象就毁了。
到时候,陈贵良完全可以招募这些人,自己出钱搞一个无人机公司。待遇绝对比大疆更好!
尤其是石俊,2008年以实习生身份加入,目前是公司唯一能做飞控系统的——其他都辞职了。
陈贵良拿出鸿蒙手机:“你们觉得智能手机前景如何?”
“前景很好,听说魅族手机销量50万部了。”杨墨染说。
这位大姐也是亏得慌,她被奖励了大疆股份,两年后却选择辞职,股份也被大疆买回去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