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刻,他的体力已经耗尽了!
……
白水关地势居然比较低,属于是一群高山里面环抱的谷地,而非凸起的高台。
有白龙水流经这里,水源不缺,只是地域比较狭小罢了。
附近有一片规模十分惊人的墓地,大大小小,新旧不一的墓碑,沿着山脚下都是。
远的,到春秋战国;近的可以追溯到刘备入川,都是军人和他们家属的墓碑,记载着战争的残酷。大部分墓碑都已经被毁坏了。
这些人未必生于此,但都长眠于此。
看到这些墓碑,石守信难免生出怀着惆怅的心情,草草经过此地之后,他走进了白水关城楼附近的魏军军营。
此刻正是饭点,军营内士卒正在做饭。临时搭建的灶台上,有大锅正在煮东西。
铁铲在锅里搅动着,非常粗犷,让人瞧一眼就食欲全无。
石守信看到一个没穿军服的杂役,将一块淡黄色的大“圆饼”丢到锅里煮,却没什么香气飘来。他走近细细观摩,这个圆饼似乎是小米加工过的专用军粮,只要丢一大块到锅里,就能煮出十个人吃的“米粥”。
看起来跟小米粥差不多。
当然了,味道绝对不可能好,但便携性极强,似乎在制作时便已经将水分极致压缩。
从节省运力的角度看,这个做法是值得提倡的。只不过比较耗费人工。
“今日就吃这个?”
石守信板着脸问道,一旁的孟观面色纠结,似乎是有话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。
“官爷,有这个吃就不错了,总比啃麦饭强啊。这是把粟(小米)蒸熟,晾干,反复数次后煮熟捞起做饼,再风干。
一块饼顶十人一餐。”
那个正在熬粥的杂役小声解释道。
石守信不动声色点点头,洞中窥豹可见一斑,魏军的粮草应该很紧张。在白水关这种地方,又没有接敌,无论多简陋,也应该吃新鲜饭菜才是。
然而正因为粮食缺口大,关中的粮食运到蜀地路途太远,所以导致运力不足。
现在白水关的守军又不打仗,那肯定是能省就省呗。
看来魏军这边的压力也很大啊!长期在汉寿屯兵,粮食消耗是天文数字,就算魏国的国力雄厚,那也是相对于蜀国而言的,粮食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。
石守信在心中暗叹:蜀国如果能挡住邓艾这一波,说不定真能续命十年,可惜人心已经变了。
他又四处巡视了一番,所见所闻,都让他心沉谷底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