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其实吧,告诉你也无妨。此番伐蜀的魏军主将,大都督钟会要反。我受朝廷之命,必要时要除掉他。
所以我需要信得过的部曲,绝不会听命于钟会的那种部曲。
事成之后,你们会因为功劳,而获得前程。
忠诚是有回报的!
你,想不想干一点大事?”
石守信将司马昭给他任命文书递给李亮看,上面“假节”二字写得明明白白!
这件机密之事可谓是骇人听闻,但李亮却把提着的心放下了。
因为无事献殷勤,非奸即盗!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对你好的。
各取所需,才是联合的常态,才是互信的基础。这种基础,常常比感情维系的纽带要更加坚固。
“李氏全族,感谢石将军厚爱。空口无凭,鄙人这就写保证书。
以后石将军说怎么干,那就怎么干,李某绝无二话!”
李亮拿出一张大纸,当场磨墨,然后写了一篇“檄文”,直言他们李氏一族拥护朝廷,受命讨伐钟会叛贼云云。至死方休,永不背叛。
等墨迹干了以后,李亮将其递给石守信道:“李某并无带兵之能,只能作为幕僚辅佐石将军。所以家中部曲,便由石将军直接指挥便是,我们不会过问。五百人不算多,护卫石将军周全倒也够了。”
李亮给出的价码很高,甚至连独领一军的将领也不要当了,部曲全部送给石守信。
蠢吗?
一点都不蠢。
欲要取之,必先予之,李家的手腕很高明,也是双赢的局面。
石守信稍稍琢磨,就看出了李家的算盘。
李氏在东汉二世三公,走的是朝廷的上层路线。豢养私兵只是为了失去官职以后,可以在本地自保。他们并没有如袁家那样的打算,所以多养私军并不是好策略。
如今既然已经榜上大树,那点私军自然就无所谓了,家里留一点防贼就行了。
多个几百人,对李家而言没什么太大帮助。还不如直接把这些私兵的指挥权让出来给石守信。
更重要的是,石守信需要用李亮压住袭祚,以及孟观和马隆等人。
不同的人,对于未来的规划不同,个人选择自然也不同。
石守信看到了汉中本地大族的长袖善舞,这里没一个大族是简单的,起码站出来话事的人,没一个是傻子。
“石将军,您就在这里安坐,鄙人要去跟家中子弟说说这件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