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石守信来说,前往司马亮在洛阳城中的宅院,并说服他站在司马昭这边,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。
他不仅跟司马亮有私交,并且这位还挺信任他的。
恰好,因为“过继风波”的事情,司马亮与那个要过继给司马师的儿子,此刻也都在洛阳。
然而,石守信对司马亮的智商感到担忧。和这种猪队友一起做大事,有时候真要防着他们闷声作大死!
有时候,多了一个猪队友帮忙,战斗力不会增加,而是会骤减。
坏人机关算尽,往往都不如蠢人灵机一动。前世历史上,司马亮就是“那种”蠢人。
然而,当石守信第二天晚上前往晋王府,将找兵马的事情提出来以后,无论是司马炎还是从禁军大营回来的司马攸,都建议石守信去游说司马亮!
因为现在在洛阳,除了司马孚以外最有分量的宗室,就属司马亮了。
更何况他还跟伏太妃住在一起,负责赡养伏太妃。
不找他找谁呢?
当然了,司马炎和司马攸这么说,也有可能是因为司马亮耳根子比较软。
这种人要是不把他拉住,指不定就倒向司马孚一脉了。该说不说,要是不提前给司马亮打预防针,石守信觉得这种可能性甚至还很大。
就凭司马亮的弱智人群属性,他很容易被老硬币司马孚忽悠。
“这样吧,二位公子各写一封信,我带去给司马亮,如此便能说服他。
否则人微言轻,只怕很难成事。”
石守信勉为其难道。
其实他单枪匹马就能说服司马亮,不需要任何信物。只不过收了两位公子的亲笔信,方便他后面办事。
说服司马亮只是一个开始,远不是终结。
司马炎和司马攸二话不说,各自写了一封书信给司马亮,劝说他“深明大义”,以家族为重。
这个时候,司马懿家的后人,大概还能往一处使力,毕竟司马氏还没坐上那个位置嘛,奋斗几十年马上要上桌了,怎么能让叔伯家的人横插一杠呢?
不过等到了王八之乱的时候,那他们可就杀得过瘾,什么伦理亲情都不讲了。
收好信,石守信对众人作揖行了一礼,二话不说就走,丝毫不拖泥带水。
忠诚!干练!有事抢在前面上!遇到困难自己处理!
这就是真正的中流砥柱啊!
看着石守信离去的背影,司马炎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,一旁的羊琇看了,忍不住长叹一声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