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司马伷那边,你去问过了吗?”
伏太妃轻声问道。
石守信答道:“问过了,他和他麾下的屯骑校,近期便会屯扎于晋王府周边,以防宵小之人偷袭。他自然是站在晋王这边的。”
听到这话,伏太妃点点头,司马伷也是她儿子,提前问一句这个儿子是什么立场,很重要。
当伏太妃知道司马伷也是站在司马昭这边的,顿时心中就有底了。
她看向石守信继续问道:“我是个妇道人家,消息也不算灵通。现在我并未听闻长乐公一家有什么异动,是不是你们想多了呢?”
只听这话,石守信就知道伏太妃是有水平的,至少政治智慧远在司马亮之上。
司马亮一听石守信忽悠就答应了,伏太妃虽然也会答应,但却知道提前问一句:你们是不是在刁民害朕呢?
司马孚目前啥也没干,你们说他要谋反,得有实证啊!
可是伏太妃也知道,事情坏就坏在实证二字上面。
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以前,也没人觉得他们后来会造反啊!事情在没有发生前,大家不是都觉得不可能么?
可是一旦发生,人头落地了,后悔也来不及了。
砍掉的脑袋又不可能长回去!
“伏太妃,常言道有备则无患。
长乐公一家若是不去想不该他们想的事情,那样无论是左卫右卫的兵马也好,五校营的兵马也好,前后左右四军的兵马也好,都只是护卫他们身边的仪仗队。
晋王没有想多,只可能是长乐公想多了。”
石守信意有所指道。
“听你这么说,我就放心了。”
伏太妃点点头,命下人拿来笔墨纸砚,当即写下一封信。写完后等墨迹干了,递给石守信观摩。
信中,伏太妃告诉司马骏:现在洛阳的局面很危险,你快带右军兵马来洛阳给晋王打打下手,一切听石守信的万勿迟疑。
石守信心中暗暗感慨,这位伏太妃,真是一号人物啊。当机立断一点都不手软的,也有几分当年司马懿的果决。
只不过,司马懿是千年老硬币,伏太妃亦是机智稳健,他们是怎么生出司马亮这种货色的?
石守信看了司马亮一眼,压住了内心的疑惑。
这样的问题,问了就是得罪人,眼看伏太妃和司马亮都很给自己面子,还是不要说了吧。
“如此,下官替晋王谢过伏太妃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