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天的时候,他带着自己的一众亲信,也就是青州刺史府里的新官员在田间地头转了一圈。
回来以后,整个人都不好了。
石守信发现,别的地方不提,就说青州人口最多的临淄,就有个大问题:农民不会种田!
他们那不叫种田,只能叫瞎糊弄糊口!
无论是本地大户还是佃户,农耕技术都低得让人害怕,连最基本的育种选种都做不好!
此刻已经入夜,府衙书房的桌案上,摆着一系列的豆类种子,足足有数十种之多,光大豆的种类,就有十五种之多!
“农夫们耕种的豆子不是一个种类,他们知道这件事吗?”
石守信看向李亮询问道。
“他们大概不知道,不过我们知道。”
李亮叹息说道。青州的农业技术,比洛阳地区低了一大截。
就拿大豆举例。
走遍十里八乡,大豆是非主粮耕种期的代替物,非常重要。按理说,临淄郊外土地就那么多,这同叫大豆一个名字的东西,应该都是一样的吧?
石守信原本也是这么想的,去逛了一圈才发现,要是把这大豆都摆在一起,从西施到东施,有俊有残都可以排个座次!最起码有十多种,还不排除他们没找到的。
桌案上的这些豆类,都叫大豆,但它们就跟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一样,很多都像是其他物种了!
从专业角度去看,这就是“亚种”,严格来说不是同样的生物爹妈。
要是以石守信前世的眼光来看,可以直接得出一个结论:这里的农民根本不会种田,或者说这种所谓的“会”,还异常的原始!几乎就等同于不会。
最起码,一个地区的农夫,应该把适应当地气候土壤,品相最好的亚种拿来,统一作为种子,来确保粮食的收成。
但是这里并没有,大家都是闷着头种田,压根什么都不管不顾。就算是知道要育种的,也就在自己一亩三分地里头育种。
歪瓜裂枣里头挑好的,得选多少代才能选出沉鱼落雁的来?
“使君,咱们平定青州各路叛逆的事情,还是先摆在一边,先把这田间地头理顺才是真的。
要不然,就连军粮也保证不了啊。”
李亮劝说道。
“也只能如此了。”
石守信点点头,将心中的怒气压下。
农夫们并不是天生就不会种田的,只是因为战乱,让农业知识流失掉了。要在青州大展拳脚,光粮食育种就是一件大事,马虎不得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