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3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(1 / 7)

        作者:携剑远行 字数:2563字 更新时间:2025-11-03 17:17

        在司马昭看来,让群臣,或者说自己手下那帮亲信,联名写一封“劝退天子”的奏章,应该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。

        然而,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。

        当王浑找裴秀商议此事,希望裴秀拿出一个“上天示警”的方案时,裴秀居然想也没想,一口回绝!

        按照王浑的想法,先让善于卜算的裴秀,抛出一个上天示警的引子,再让群臣们商议对策,最后才得出“天子失德”的结论,联名上奏让曹奂退位。

        这件事就算办成了。

        只不过,裴秀不同意,他认为:天道无常,凡人难测。

        如果今天流星坠地,就说天子无德要退位让贤。

        那明天地震了,是不是也要让新君也退位呢?

        这种事情干不得,将来后患无穷。

        被裴秀这样直接拒绝,是王浑没想到的。

        首倡不是不可以,然而,代价是什么呢?

        代价是身后名,是被史官们口诛笔伐!是冥冥之中自有天谴!

        不事前谈好条件,就这么稀里糊涂的首倡,可不是一个好主意。

        王浑只得悻悻离开了裴秀的府邸。

        回家以后左思右想,王浑反复揣摩裴秀说过的话,他得到了三个字:得加钱!

        初战不利,王浑又去找陈骞,想让这位三朝元老出来首倡。也不扯什么“受命于天”之类的鬼话了,让他直接说天子无德,应该退位让贤便是。

        “不妥啊。”

        陈府书房里,陈骞一边摸着自己下巴上的胡须,一边摇头叹息,直接拒绝了王浑。

        “陈司徒三朝元老,德高望重,此事非您莫属!”

        王浑恳求道,给陈骞戴高帽子。

        王浑虽然世家出身,但自为官以来多在军中任事,作风果决不喜欢拖泥带水的。这也是司马昭那么多亲信,却选择王浑的原因。

        面对老神在在的陈骞,王浑急了。然而,陈骞却是再次叹息道:

        “陈某已经年迈,对权势地位已经不在意了,所忧虑者,不过是子孙与身后名而已。

        当年我出仕担任尚书郎时,还是武帝(曹操)掌控霸府。又历经数朝,到今日天子已经是曹奂,陈某可以说是吃着曹氏的俸禄才有今日。

        晋王要改朝换代,这个陈某无力阻拦。可正因为我历经数朝,首倡才是不妥。”

        章节报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