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浑沉思片刻道:“无论是裴秀也好,陈骞也罢,他们都是担心事后得不到封赏。不如晋王先封赏二人,作为千金买骨之用。有了榜样,自然是不缺后继者,下官也能继续推进这件事。”
“你先歇两天吧,孤有事会传你的。”
司马昭点点头道,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。
但王浑推测,他心中多半是不痛快的。等王浑走后,司马昭这才看向刚刚手中的名单。
裴秀和陈骞的事情不过是管中窥豹罢了,事实上,很多人都是和他们类似的想法。
反正,已经要改朝换代了,那么不给好处,这些人就会直接躺平不动。若是改朝换代后没有实实在在的好处,那也不排除他们会搞些事情出来。
还是要给好处才行啊!
司马昭长叹一声,有种浑身被牵扯住的无力感。
群臣们拥戴司马昭当权臣,和拥戴他当皇帝,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。
事实上,对于那些权贵们来说,这天下没有皇帝,或者如现在这般是个没有权势的儿皇帝,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。
司马昭上位,并不是天然就对他们有利,除非能得到额外的利益。
因为司马昭当皇帝后,会摄取更多的利益,这些利益只能来自于其他地方,甚至可以说就是这些权贵们的自留地!
皇帝强势就会中央集权,而中央集权很明显会损害权贵们的利益。
如果说要在司马昭和曹奂里面硬是选一个当皇帝,那除了司马氏以外的所有权贵,都会选曹奂这个没有实权的皇帝!
裴秀和陈骞都是司马昭的亲信,此刻却不愿意站出来倡议天子退位,其实已经说明了一切。
人性便是如此。
司马昭左思右想,最后在桌案上铺开大纸,开始写信。他要让出一部分利益,劝说裴秀和陈骞。
司马昭现在正在写的这两封信,分别是给这两个人的,对他们“晓以利害”,并承诺具体的好处,就看裴秀和陈骞上不上道了。
之所以要写信而不是叫来当面谈,便是避免直接撕破脸。司马昭可不想直接谈崩!
写信被拒绝,还有回转的余地。
当然了,现在谁不给司马昭面子,登基以后,也别怪他不给面子了。
司马昭提起笔写信,笔走龙蛇,只觉得写到纸上的字,都是金色的,流淌着财富,每一笔每一划都价值连城。
……
距离秋收只有一个多月了,石守信也是忙着部署青州的事情,恨不得一个人砍成两半用。
这天一大早,他便将军中诸将都叫到了府衙开会。开工之前先画饼,这也是应有之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