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3章,大上海,遇故人(求订阅!)(3 / 6)

        作者:三月麻竹 字数:2515字 更新时间:2025-11-03 18:33

        邹平个不高,撑死了也就172,李恒觉得对方真实身高更靠近170,不过人很好,见到他就大声挥手:

        “李老、李恒,李恒,这边,这边。”

        邹平本想习惯性称呼李老师的,但又怕泄露信息,于是艰难地直呼名字。

        李恒走过去,好奇问:“邹编辑,你怎么知道我坐的这趟火车?”

        邹平帮他分担一个包,解释道:“我昨天给王老师打了电话,她告诉我的。”

        李恒偏头问孙曼宁,“英语老师知道车票?”

        “知道呀,前天中午她在我们家吃饭时,还特意问过这事呢。”孙曼宁如是说。

        原来如此,就说嘛,出发前压根就没通知对方,没想到邹平太过热情,竟然自告奋勇来了。

        见面寒暄几句过后,邹平招呼:“我开车来的,大家跟我来。”

        李恒关心问:“我们有7个人,坐得下么?”

        邹平毫无压力地表示:“我把杂志社最大的面包车开来了,可以坐9人。”

        穿过车站广场时,李恒看到进站口排了三支长长的队伍,有戴红臂章的老头在维护秩序,满口上海话,声音粗糙,特别嚣张。

        但话说回来,80年代尽管沪市人很嚣张,但他们的居住环境是被全国人民嘲笑的,房间面积小不说,光线也不行,很多屋子跟鸽棚差不多。

        后来就不对了,房产私有化,接着就是一路高歌猛涨价,全国人民扑向沪市,租着鸽棚还以为自己来到了天堂,同时又诅咒着这个天堂。

        面包车虽说有9座,但还是被行李给挤满挤满,不过这并不影响众人对沪市的兴致。

        当车子开动时,一行人有个算个,包括李恒在内,都把车窗玻璃摇下来,视线跟着车外的街景走马观花。

        即使八月末的天气依旧干燥炎热,即使大伙经历了一天两夜的长途车颠簸。可街面上的美艳女郎和抽丝黑色长袜,中国年轻小伙手挽一位金发碧眼的大洋马,五花八门的各式店铺,琳琅满目的商品,一行人看的眼花缭乱,新奇不已。

        见大家充满探究欲,邹平一边开车,一边充当导游:

        “这是教堂,这是体育馆,这是汽车站,这是石库门,这是火葬场.”

        “什么?火葬场?”张志勇第一次看到这玩意,顿时把头探出去:“是不是人死了都要往这送?”

        “当然,不管生前是多大的官,或者是名流、知识分子,死后都要来这里转一圈。”邹平说。

        不过张志勇下一句话差点让大家吐血:“人死了要烧多久才化成灰?要是烧的时间长了,一个火葬场够不够用?要是烧不赢,晚上会不会全部变成冤魂?”

        李恒额头拧巴成一条黑线,一巴掌直接呼在缺心眼后脑勺:“哎,缺心眼你能不能好好讲话?不会说话就吃东西,闭上嘴。”

        麦冬这时插嘴道:“别说沪市这样的大城市了,邵市一个火葬场都是不够的。

        我有个朋友就在火葬场工作,有次喝酒聊天时,对方讲:邵市人口基数大,天天客满。”

        章节报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