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2章,镇住余淑恒,最后的莫西干人(求订阅!)(4 / 6)

        作者:三月麻竹 字数:2215字 更新时间:2025-11-03 18:34

        老样子,她倒两杯白酒,递一杯给他,她自己则一声不响仰头把手里的那杯喝完了。

        一杯白酒,她一口干。

        喝完,她也不解释,自顾自把空杯倒满,然后就那样站立看着他。

        他不动,她也不动。

        对峙一会,李恒懂了,这老师在为刚才的怀疑行为道歉。

        被人质疑,他可以斗气再弄一首世界名曲出来打脸,但身为男人,面对道歉不能小家子气。

        李恒露出整齐白净的牙齿,笑得非常阳光,主动跟她碰了碰,带头喝了一大口。

        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些许,余淑恒跟着喝了一大口,喝的量和他差不多,随后优雅地坐沙发上。

        李恒同样落座,挑起话题说:「这首曲子是我翻阅有关于欧美殖民者侵略美洲莫西干人的资料时,偶尔有所感创作的。

        本来想叫《最后的莫西干人》,但感觉色彩太过浓烈,我后来改名为《苍凉》。」

        余淑恒往耳迹勾了勾发丝,认真思考一阵说:「一首曲目的名字很重要,就叫《最后的莫西干人》挺好。」

        李恒本就是试探性的问一问,得到她的支持,当即老欣慰了。

        有了一杯白酒作为缓冲,两人的气氛渐渐好了起来。

        经过十多分钟的交谈过后,余淑恒难得近距离好好打量了他一番,临了意味深长地感慨道:

        「难怪那么招女人喜欢,确实很有才华。”

        一句话,她认可了李恒的原创。更认可了他在音乐造诣上的超强天赋。

        因为像《故乡的原风景》和《最后的莫西干人》这样的神级曲子,一首可能是偶然,但两首一出,所有质疑声都得统统滚蛋。包括家世了得、见多识广的余老师。

        更何况,李恒用二胡强力证明了自己!

        玩音乐的都明白一通百通的道理,一首曲子二胡可以演奏,其它乐器同样可以演奏出很好的效果。

        只是区别在于,哪种乐器最合适?

        很显然,余淑恒自动脑补了一个画面:那就是,李恒原本是用二胡创作的,

        是平时听多了自己陶笛吹奏后受到启发,于是在校迎新晚会上改用了陶笛。

        但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,就《故乡的原风景》而言,无疑陶笛是最完美的。

        面对老师这样有深度的问题,李恒假装没听懂,笑了笑,再次跟她碰了下。

        如果说酒能拉近距离,那今晚李恒表现出来的、超级恐怖的音乐天赋彻底让余淑恒刮目相看。两人一晚上说的话要比过去三个月多得多。

        章节报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