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5章,新书,第二次机会(4 / 7)

        作者:三月麻竹 字数:2727字 更新时间:2025-11-03 18:37

        不得不说,诗禾的两大爱好恰好都是李恒最擅长的领域。

        麦穗有时候在想,这是不是大意?

        纵使她心里有过杂念,可一年多下来,李恒和诗禾之间的关系一向很清明,麦穗找不出任何蛛丝马迹,最终只能归功于天意弄人,把巧合安排在了现实中。

        其实不止麦穗有过多想,孙曼宁和叶宁同样产生过怀疑,但没有发现丝毫端倪,

        反倒是经常和李恒、周诗禾合作的余老师在接触中最先感受到了不对劲,察觉出某人对周诗禾有了别样的情。

        好一会功夫过去,周诗禾终于翻到了最后一页,当读完最后几个字,她心里怅然若失,竟然没了,竟然读完了。

        此时麦穗出声问她,「他新书写得怎么样?」

        仍沉浸在书中世界的周诗未安安静静站在书桌前,没做声,只是把手稿递给了麦穗。

        麦穗接过书稿,坐在椅子上读了起来,她读得很慢,每一句话每一段落读的很细致。

        忽地,身边的周诗禾冷不丁问:「她在京城吗?」

        麦穗心下一紧,知晓闺蜜在试探问那个「曼宁口中能媲美诗禾的女人」,也即宋妤。

        由于诗禾曾两次突防过,麦穗早有心里建设,就算闺蜜现在骤然提及,她也没露出任何破绽,伴装懵懂抬头:「什么在京城?」

        周诗禾暗暗辨识一番穗穗微表情,尔后轻巧一笑说:「没什么,我在想,新书才落笔一章,正有感觉的时候,他怎么会心血来潮要去京城?」

        麦穗思索一阵,摇了摇头:「是不是昨晚和他家里人有约定之类的?」

        周诗禾昨晚听到他口中喊「老妈」,觉得这种猜测很有可能,当下转移话题说:「他的新书开局没有《白鹿原》有深度,但我却格外读的有感觉,他去一趟阿坝回来后,笔尖的文字已经达到了化繁为简、返璞归真的境界,太过难得。」

        周诗未这算是慧眼识珠。

        关于新书,李恒之所以停滞这么久、迟迟不动笔,就是想超越原著。

       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同时,他内心已经不知道打过多少遍腹稿,几个月累积下来才换来今天的奇效,自然比原著不止技高一筹那么简单。

        这也是仅凭第一章就降服了周诗禾的缘由所在。

        来复旦这一年半,原本对文学没什么基础的麦穗也跟着被熏陶了一遍,也感觉到了诗禾所说的文字力量。

        麦穗说:「他讲,这一本要写完才发表。」

        周诗禾很赞同:「只要保持这个状态,新书说不定会给他带来无数荣耀。」

        其实周诗禾对《白鹿原》也一直有关注,就像很多报纸说的,《白鹿原》完全有实力冲击最新一届茅盾文学奖。

        她每次读到这类新闻时会禁不住想,一个20岁出头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会是多么惊才绝艳?

        影响力会有多么巨大?

        章节报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