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或许是他们最后一次这样回答。
……
交还装备的环节在仓库进行。
陪伴了他们三个月的95式自动步枪、战术背心、头盔……一件件被整齐地放在桌上。
当陈宇交出自己的配枪时,负责登记的士官检查了一下枪膛,又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陈宇。
传闻中,就是这个人,用神乎其神的方式,在演习中把蓝军指挥系统搅得天翻地覆。
他看起来……太普通了。
就像一个邻家大哥。
交接完毕,正当他们以为一切都结束时,那位领导又笑着走了过来,他身后跟着两名勤务兵,手上捧着几个精致的盒子。
“来,这是战区送给你们的纪念品。”
四个盒子被一一打开。
所有人都凑了过来。
盒子里,静静地躺着一枚用弹壳底部精心打磨成的徽章。
那黄铜色的徽章上,用激光刻着每个人的名字,以及他们所在连队的番号。
“这是用你们第一次实弹射击时留下的弹壳做的。”
领导解释道,“独一无二。”
赵天鹏小心翼翼地拿起那枚徽章,放在手心,摩挲着上面冰凉的纹路,眼眶又红了。
这比任何奖杯都有分量。
徽章旁边,是一份牛皮纸袋装着的档案。
封面上写着——“成长档案”。
赵天鹏好奇地打开,瞬间惊呼出声。
“卧槽!这是我刚来时候的体测数据?五公里25分钟……惨不忍睹啊!”
档案里,详细记录了他们从入营到离开,每一次体能测试、射击考核、战术评定的成绩变化。
从一开始的不及格,到后来的良好,再到最后的优秀。
每一页,都是他们成长的足迹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