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的东方美学,是追求一种‘空’的境界,不是物理的空无,而是精神上的留白。
它让使用者在空间中得以喘息、思考,最终达成内心的和谐。
这与您所推崇的现代主义中‘少即是多’的理念,在更高维度上,是相通的。”
冈特·施密特的瞳孔微微一缩。
他没想到对方的德语如此地道,更没想到他能一语道破现代主义与东方哲学的共通之处。
这已经不是辩解,而是站在更高层面的解读。
紧接着,陈宇的目光转向那位意大利设计师,无缝切换成一口流利的意大利语,语速轻快而富有节奏感。
“至于量化,先生,您的问题同样精彩。
我们当然可以量化。
当一个空间让你感到压抑、烦躁,我们去检测,会发现二氧化碳浓度超标、换气率不足、噪音分贝过高。
这就是‘死气’的量化表现。
反之,一个让你心旷神怡的空间,它的空气含氧量、负离子浓度、自然光照时长、温度与湿度的平衡,都处于一个极佳的数值范围。
这,就是‘生气’的科学依据。
我的设计,恰恰是运用了计算流体动力学和建筑物理学的全部手段,去无限逼近那个最优的、能滋养人身心的‘生气’参数。
所以,我说的‘气’,不是玄学,而是以人为本的、终极的建筑科学。”
全场鸦雀无声。
如果说之前的演讲是宏大叙事,那现在的回答,就是手术刀般精准的拆解。
他用对方最熟悉的语言,最引以为傲的理论体系,完美解答了他们的质疑,甚至将他们的理论,纳入了自己更宏大的框架之中。
冈特·施密特缓缓站起身,对着台上的陈宇,深深鞠了一躬。
“我为我刚才的狭隘与无知道歉。
陈先生,您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。
您所阐述的,不是一个设计,而是一种全新的建筑范式。
谢谢您。”
那位意大利设计师也站了起来,脸上写满了叹服,用力鼓掌。
掌声再次响起,这一次,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热烈,更加真诚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