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53章 立为典型(3 / 4)

        作者:青木书生 字数:1137字 更新时间:2025-11-05 11:51

        丁明礼副省长主管经济、安监、财政等重要工作,并不是他们扶贫办的主管领导。

        为什么突然叫他过去?

        他不敢怠慢,赶忙去了省长们办公的大楼。

        在秘书的指引下,他小心翼翼地进到丁明礼办公室。

        “丁省长,您找我?”

        “请坐,”丁明礼走过来,坐到对面,如沐春风地道,“我听说,你们扶贫办组织了一个考察团,要去通元县考察?”

        向良骥不知道对方为何会关注这件事。

        他坐得笔挺,如实汇报道:“是的。

        通元县甜水镇的桃源村,常年人均收入不足八百元,贫困人口占到全村百分之三十以上,属于深度贫困村。

        可是我们巡视组上次巡查,通元县竟然因为该村干群关系差,没有向该村拨发一分钱的扶贫款。

        巡视组查出问题之后,对通元县提出了严厉批评。”

        丁明礼好奇道:“那么这个桃源村,为什么又在短时间内成为典型,以至于你们还要带宣传部去考察呢?”

        向良骥道:“那是因为这桃源村所在乡镇的扶贫干部,工作实在太出色了。

        据汇报,他们没有向县里申请一分钱的扶贫款,只是精准找到了该村特色,通过有限的宣传,就让该村在网络上爆红,从而吸引来了许多摄影协会的人员。

        村里通过提供原生态美食,纯绿色山货,就让百姓们赚得盆满钵满,脱离贫困。”

        丁明礼静静地听着,没有打断的意思。

        向良骥继续道:“长久以来,我们的扶贫工作难以取得进展,主要是因为扶贫干部,把这件事想得太简单了。

        以为把扶贫款发放到老百姓手中,任务就算完成。

        但扶贫工作远不是那么容易。

        我们既要给老百姓输血,又要让百姓自己产生造血功能。

        这就是所谓的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

        桃源村扶贫干部就是一个典型。

        他们不是做一锤子买卖,没有给老百姓鱼,但却给了乡亲们渔网、鱼竿,让他们自己进行捕鱼。

        这才是我们扶贫工作的终极目标和精髓所在。

        所以我这次准备带领全省,各地市的扶贫干部过去,好好学习一下桃源村扶贫干部的工作。”

        章节报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