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零七章 谁是草包(3 / 4)

        作者:沐华五色 字数:2278字 更新时间:2025-11-05 11:58

        “漕运,驿馆,官道这些他们只会有多远躲多远,下官已经撒出人手,着重排查卫州城外的人迹罕至之地,还有镖局。”古朔风洋洋得意,自认为安排的天衣无缝,考虑周全。

        看着古朔风春风得意的模样,杨宗景露出一丝玩味的笑意,点头赞赏道:“古校尉果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只是不知古校尉此番带了多少人手?需不需要本官派差役相助?”

        古朔风更加的踌躇满志了:“多谢大人好意,下官此番带了十名司卒,人手暂且够用,日后若有短缺,下官再求助大人。”

        话是这样说的,古朔风却不是这样想的,他是绝不会开口求助杨宗景的。

        “也好,也好。”杨宗景随声应和了两声,又安抚了古朔风几句,才起身告辞。

        一般前往各州府办差的官员,要么住在驿馆,要么住在各衙署后宅,一则安全有保障,二则方便面见各个官员。

        可杨宗景嫌弃知州衙署配不上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,早早的便在卫州城里另外置办了一座宅院,离知州衙门不远,整整占据了大半条街,修的富丽堂皇,极尽奢靡。

        杨宗景登上马车,杨翊涵紧随其后,靛蓝色车帘上绣的金丝多宝纹微微一晃,便将外头鼎沸人声隔绝开来。

        杨翊涵的生母是杨宗景的青梅竹马,只因门第之差才委身做妾,自然在杨宗景的心里有着非比寻常的地位,更何况还抢在了杨宗景的正妻前头生下了庶长子杨翊涵。

        杨宗景爱屋及乌,自然对杨翊涵格外器重。

        即便杨翊辰在所有人眼里就是个废物,可他照样走到哪带到哪,倾尽全力栽培。

        杨翊辰低声杨宗景:“父亲当真要和古朔风联手吗?”

        马车晃晃悠悠的驶过繁华街巷,晚风四起,暮色初现,街巷两旁的铺子次第亮起了灯盏,叫卖声沿街回荡,格外的响亮。

        都说市井烟火气息最能抚慰人心。

        但杨宗景的野心还真不是区区烟火气就能安抚的。

        他面露不屑,轻视的笑了笑:“都说古家的小郎是个草包,可为父看,他还是比草包有用点的,至少比草包好看不是?嗯,是个绣花枕头。那就让他这个绣花枕头在前头替咱们消灾挡难,咱们就安心的把官盐找到,把头功收入囊中。”

        杨翊涵从袖中掏出一封书信,递给了杨宗景:“父亲,京里来信了,七妹妹昨日进宫了,小娘娘命人捎了口信,让父亲放心,初封后宫,九嫔之中必定有七妹妹一个位子。”

        这算是连日来最好的消息了,一扫官盐丢失给杨宗景带来的阴霾,他喜笑颜开,乐得合不拢嘴,连声叫好:“咱们二房总算是熬出头了,你和婧儿是一母同胞,婧儿在宫里站稳脚跟,你在朝中大展拳脚,你们二人相互依仗,咱们二房终于不用再屈居人下了。”

        杨翊涵却没这么乐观,摇了摇头:“父亲,长房的宛容和宛筠也入了宫,宛容就不说了,她那个性子,能在宫里活过一年就算官家垂怜,可那宛筠却生的貌美温婉,最擅揣测人心,装模作样,他日必定是七妹妹的劲敌。”

        杨宗景的脸色也凝重了几分,凝神道:“不妨事,婧儿样样出色,不逊于长房的那两个丫头,唯一不足的就是出身,但是入宫为妃,嫡庶也就没那么要紧了,”他点了点小几,对杨翊涵附耳吩咐了一番,最后叮咛道:“记着,一定要命人带口信回去,万不可让长房发现任何端倪。”

        杨翊涵沉声称是:“父亲,不回别院吗?”

        杨宗景眯了眯眼,神情颇为的一言难尽:“刑部的刘肃远亲自来了,那可是只老狐狸,为父得亲自去会一会他。“

        “父亲切莫忧心,早日找到官盐,父亲便能早日调回京城,再也不用操这份心了。”杨翊涵宽慰着杨宗景。

        杨宗景烦躁的揉了揉眉心,颇为的左右为难:“回京?回京哪有在河北路这般自在。不过,婧儿入了宫,为父若还留在河北路,总归是鞭长莫及,还是尽早回京吧。”他抬眼看着杨翊涵:“说说吧,方才有什么发现?”

        杨翊涵思忖道:“父亲与古朔风商谈之时,施允中一直在书房未出,但是他的小妾苏玉秋去了一趟古朔风住的扶摇院,呆了一刻的功夫。”

        章节报错